▲平坦垴水井内部结构(自井底向井口拍摄)
NEWS
新发现
(相关资料图)
日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
阳泉平坦垴古城战国水井遗存的发掘资料。
该水井的开凿年代不早于春秋晚期,
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
为研究古人在2400年前的筑井技术
提供了考古实证。
▲平坦垴水井J1位置示意图
该水井位于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被发现,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
▲平坦垴水井井口
平坦垴水井残深9米,推测采用的是掏挖式挖掘井坑,沿井坑坑壁直接砌筑井圈的开凿方式。
该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井圈平面呈九边形,用支护木层叠垒砌而成,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井圈与井壁之间紧密贴合。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榫卯衔接
▲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外侧中部壁坑
▲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之间垫平
水井内被后期的堆积物填满,出土有数量较多的遗物,可以分为生活用器和建筑构件两大类。生活用器主要是指日常满足人类生活使用的器物,如陶、骨、铁器等。建筑构件分为陶质和木质两大类。陶构件主要为瓦,有板瓦、筒瓦和瓦当三类。木构件分属于井栏、井圈、井亭三部分。
▲平坦垴水井平剖面图
经过对井内出土遗物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推断其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也就是说,早在西汉早期水井就应该已经被全部填埋,那么井的开凿、使用年代就应该要早于西汉早期。
此外,通过对水井中的木质井圈进行碳十四测年,所得数据也与此高度吻合。另外,井内以战国时期遗物为主,碳十四测年数据也主要处于战国时期,因此平坦垴水井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
▲平坦垴水井井内局部
据了解,平坦垴古城大体处于战国到西汉时期,与平坦垴水井出土遗物的年代相若,两者绝大部分共时。从空间分布上看,水井北距平坦垴古城北城墙约570米,水井极有可能位于城内或临近古城,是当时城内人们生活用水的重要设施,所以该井的发现对于平坦垴古城的史料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坦垴水井护栏复原
图|考古汇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文/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