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利率 > 内容页

【科普】丨陶器 火与土的艺术(下)

2023-08-28 23:02:19 来源:东方寻宝

陶器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也逐渐应用到了建筑和殉葬方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筑用陶

改善日常生活,当然也包括居住条件。人类从洞穴巢居到地面建筑,砖、瓦必不可少。并且砖、瓦的用量很大,而模具生产是最省事儿的方法。不同的模具可印出不同的花纹,代表不同的含义,最著名的就是秦砖汉瓦。

秦代 青砖

汉代 瓦当

造房子是有一定规矩的,以《易经》中的方圆、五行为准则。方砖配圆瓦,瓦当上印四种神兽图案镇守四个方位。

青龙 东方

白虎 西方

朱雀 南方

玄武 北方

宏伟气魄的建筑群还要考虑到排水问题,挖污水沟显得不怎么好看,有异味也达不到环保标准。于是陶制的下水管道应运而生,一个个管道构件连接,组成古代强大的排水系统。

殉葬用陶

古人对死亡看得很重,在原始社会时就把一些精美的陶器入葬,期望在另一个世界也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私有制在丧葬礼俗中的体现。小贴士

殉葬品分两种

随葬品:墓主人生前使用或喜爱的物品,为生活实用器。制作精良的随葬品或作为收藏重点。

陪葬品:并非生前使用,甚至没有实用性,纯粹为殉葬而制作的物品,称为冥器,一般不收藏这类器物。

在阶级出现的时代里,私有制的出现,奴隶作为贵族的私有财产,要陪着主子入葬。贵族的护卫、妃子也要陪葬,人殉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古代丧葬仪式。活人殉葬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宗教行为。

人殉这种陋俗对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破坏极大。到了春秋战国,封建社会开始萌芽,人殉不符合儒家的伦理标准。人殉制度开始悄悄的转变,制作一些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陪葬,代替人殉,就是我们熟知的秦兵马俑

汉代大部分地区歌舞升平,贵族们过着安逸、享乐的生活。兵马俑陪葬就不大合适了,乐舞俑比较应景。陪葬的乐舞俑更多的是体现一种仪式和心意,意思到了就行。因此从汉代开始,陪葬的陶俑按比例缩小,制作上也比较草率,失去了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为了让生前的荣华富贵永远陪伴,死后也要有相应的住房标准和饮食标准,于是汉绿釉的亭台楼阁、谷仓、羊舍、猪圈等釉陶模型大量陪葬。

汉绿釉 谷仓

汉绿釉 水亭

汉绿釉 羊舍

汉绿釉 猪圈

其实古代厚葬的弊病很大,劳民伤财不说,墓里的宝贝也会被盗墓的挖走。

曹操为了扩充军费,组织过多次盗墓,他深知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因此提倡薄葬。此后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就都崇尚薄葬了。

宋代瓷器的生产到达了顶峰,名窑林立,多用生活中精美的瓷器随葬。加之程、朱理学倡导“灭人欲,存天理”的思想,盛于汉唐陪葬的陶俑就此消亡。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x 广告
推荐阅读